长篇小说
  • 情感狱
    • 序一
    • 序二 真挚的光芒
    • 第一章 混浊的我与乡间的他们
      • 一
      • 二
      • 三
      • 四
      • 五
      • 六
      • 七
      • 八
    • 第二章 洪水卷走的透明十二岁
      • 一
      • 二
      • 三
      • 四
      • 五
      • 六
      • 七
      • 八
      • 九
      • 十
      • 十一
      • 十二
      • 十三
      • 十四
      • 十五
      • 十六
      • 十七
      • 十八
      • 十九
      • 二十
      • 二十一
      • 二十二
      • 二十三
    • 第三章 瑶沟村的一轮日头
      • 一
      • 二
      • 三
      • 四
      • 五
      • 六
      • 七
      • 八
      • 九
      • 十
      • 十一
      • 十二
      • 十三
      • 十四
      • 十五
      • 十六
      • 十七
      • 十八
      • 十九
      • 二十
      • 二十一
      • 二十二
      • 二十三
      • 二十四
      • 二十五
    • 第四章 村落人的梦
      • 一
      • 二
      • 三
      • 四
      • 五
      • 六
      • 七
      • 八
      • 九
      • 十
    • 第五章 往返在土塬
      • 一
      • 二
      • 三
      • 四
      • 五
      • 六
      • 七
      • 八
      • 九
      • 十
      • 十一
      • 十二
      • 十三
      • 十四
      • 十五
      • 十六
      • 十七
      • 十八
      • 十九
      • 二十
      • 二十一
    • 第六章 一曲民间的婚姻弹唱
      • 一
      • 二
      • 三
      • 四
      • 五
      • 六
      • 七
      • 八
      • 九
      • 十
      • 十一
      • 十二
      • 十三
      • 十四
      • 十五
      • 十六
      • 十七
      • 十八
      • 十九
      • 二十
      • 二十一
      • 二十二
      • 二十三
      • 二十四
      • 二十五
      • 二十六
      • 二十七
      • 二十八
      • 二十九
      • 三十
      • 三十一
      • 三十二
      • 三十三
      • 三十四
      • 三十五
      • 三十六
      • 三十七
      • 三十八
      • 三十九
      • 四十
      • 四十一
    • 第七章 尾声
  • 最后一名女知青
    • 序一
    • 序二
    • 第一章 辉煌狱门
      • 1
      • 2
      • 3
      • 4
      • 5
      • 6
      • 7
      • 8
      • 9
      • 10
      • 11
      • 12
      • 13
      • 14
      • 15
      • 16
      • 17
      • 18
      • 19
      • 20
    • 第二章 欢乐家园
      • 21
      • 22
      • 23
      • 24
      • 25
      • 26
      • 27
      • 28
      • 29
      • 30
      • 31
    • 第三章 朝着天堂走
      • 32
      • 33
      • 34
      • 35
      • 36
      • 37
      • 38
      • 39
      • 40
      • 41
      • 42
      • 43
      • 44
      • 45
      • 46
      • 47
      • 48
      • 49
      • 50
    • 第四章 都市之光
      • 51
      • 52
      • 53
      • 54
      • 55
      • 56
      • 57
      • 58
      • 59
      • 60
      • 61
      • 62
      • 63
      • 64
      • 65
      • 66
      • 67
      • 68
      • 69
    • 第五章 寓意罪孽
      • 70
      • 71
      • 72
      • 73
      • 74
      • 75
      • 76
      • 77
      • 78
      • 79
      • 80
      • 81
      • 82
      • 83
      • 84
      • 85
      • 86
      • 87
      • 88
      • 89
      • 90
  • 生死晶黄
    • 引子
    • 第一章
      • 1
      • 2
      • 3
      • 4
      • 5
      • 6
      • 7
    • 第二章
      • 1
      • 2
      • 3
      • 4
      • 5
    • 第三章
      • 1
      • 2
      • 3
      • 4
    • 第四章
      • 1
      • 2
      • 3
    • 第五章
    • 第六章
      • 1
      • 2
      • 3
    • 第七章
      • 1
      • 2
      • 3
      • 4
    • 第八章
      • 1
      • 2
      • 3
      • 4
    • 第九章
      • 1
      • 2
      • 3
      • 4
    • 第十章
  • 日光流年
    • 自序
    • 第一卷 注释天意
      • 第一章
      • 第二章
      • 第三章
      • 第四章
      • 第五章
      • 第六章
      • 第七章
      • 第八章
      • 第九章
      • 第十章
      • 第十一章
      • 第十二章
      • 第十三章
      • 第十四章
      • 第十五章
      • 第十六章
    • 第二卷 落叶与时间
      • 第十七章 蓝百岁之死
      • 第十八章 雪会或这边那边
      • 第十九章 鲜花飞舞或两个女人
      • 第二十章 杜岩之死
      • 第二十一章 司马一家
      • 第二十二章 无题
      • 第二十三章 大崩溃
      • 第二十四章 司马蓝与蓝四十或本卷尾声
    • 第三卷 褐黄民谣
      • 第二十五章
      • 第二十六章
      • 第二十七章
      • 第二十八章
      • 第二十九章
      • 第三十章
      • 第三十一章
      • 第三十二章
      • 第三十三章
    • 第四卷 奶与蜜
      • 第三十四章
      • 第三十五章
      • 第三十六章
      • 第三十七章
      • 第三十八章
      • 第三十九章
      • 第四十章
      • 第四十一章
      • 第四十二章
      • 第四十三章
      • 第四十四章
      • 第四十五章
      • 第四十六章
    • 第五卷 家园诗
      • 第四十七章
      • 第四十八章
      • 第四十九章
      • 第五十章
      • 第五十一章
      • 第五十二章
      • 第五十三章
      • 第五十四章
      • 第五十五章
      • 第五十六章
      • 第五十七章
    • 敬畏呼吸(再版后记)
  • 坚硬如水
    • 序一 活着,为不能不写和不得不写
    • 序二 宽容是文学的翅膀
    • 序三 一部书的命运与撞击
    • 第一章 邂逅革命
      • 1.以革命的名义
      • 2.痛说革命家史
      • 3.红色音乐
      • 4.革命洪流浪淘尽
    • 第二章 风云初记
      • 1.程岗镇的气息
      • 2.一段革命外的婚姻史
      • 3.初入程寺
      • 4.革命者的思念
      • 5.又一次响起革命的音乐声
    • 第三章 坚硬与软弱
      • 1.我和丈人程天青
      • 2.真正开始的革命斗争
      • 3.牌坊之战
    • 第四章 阴云密布
      • 1.革命者的思念
      • 2.大爆发(一)
      • 3.大爆发(二)
    • 第五章 政策和策略
      • 1.转折(一)
      • 2.转折(二)
      • 3.转折(三)
      • 4.一张图表
    • 第六章 革命浪漫主义
      • 1.红海洋
      • 2.麦秸垛下
      • 3.桐树上的思想
    • 第七章 新战役
      • 1.程寺之变
      • 2.程寺之战
      • 3.胜利
    • 第八章 失败与庆典
      • 1.愚公移山
      • 2.终于到来的庆典
      • 3.辩证的矛盾
    • 第九章 新革命
      • 1.发展中的矛盾和新的主要矛盾
      • 2.铁锨革命歌
      • 3.斗争是革命症患者的唯一良药
    • 第十章 伟大的胜利
      • 1.到敌人后方去(一)
      • 2.到敌人后方去(二)
      • 3.到敌人后方去(三)
      • 4.到敌人后方去(四)
    • 第十一章 风云突变
      • 1.《槐树庄》的悲剧
      • 2.革命的空前成功
      • 3.阳光下的阴影
      • 4.特别拘留室
    • 第十二章 凯旋
      • 1.《长征》分解示意图
      • 2.壮志未酬誓不休
      • 3.炮打司令部
    • 第十三章 尾声
      • 1.尾声(一)
      • 2.尾声(二)
      • 3.尾声(三)
      • 4.尾声(四)
  • 受活
    • 念求平静(再版自序)
    • 第一卷 毛须
      • 第一章 天热了,下雪了,时光有病了
      • 第三章 受活庄人,又忙将起来了
      • 第五章 絮言——死冷
    • 第三卷 根
      • 第一章 看,这人,这官儿,这个柳县长
      • 第三章 枪响了,云散了,日头出来了
      • 第五章 戊寅虎年闰五月的受活庆
      • 第七章 草儿不在了,人心都转到县长这边了
      • 第九章 鸡毛儿,竟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了
    • 第五卷 干
      • 第一章 腾闹起来了,像出门撞在了树上呢
      • 第三章 茅枝婆倒下时像了一捆草
      • 第五章 絮言——入社
      • 第七章 絮言——红四
      • 第九章 絮言——天堂日子
      • 第十一章 絮言——铁灾
    • 第七卷 枝
      • 第一章 然而呀,那事情就一冷猛地生发了
      • 第三章 掌声久经着不息哩,酒也都一股脑儿喝下了呢
      • 第五章 门前处地儿上,自行车挂到树上了
      • 第七章 成立两个绝术团,一转眼都是楼瓦雪片了
      • 第九章 絮言——敬仰堂
      • 第十一章 迎面是伟人们的像,身后是养父的像
      • 第十三章 喂,刚才从家里出去的到底是谁呀
    • 第九卷 叶
      • 第一章 都举了手,林地般的一片胳膊了
      • 第三章 絮言——大劫年
      • 第五章 它们都朝她跪下了,一世界都是泪水了
      • 第七章 列宁纪念堂落成了,大典的出演开始了
      • 第九章 有无数机巧呢,还有青光紫气哟
      • 第十一章 天是越来越热哩,冬日成了酷夏哦
    • 第十一卷 花儿
      • 第一章 一块儿生白布,星星零零一片儿红
      • 第三章 絮言——黑灾、红难、黑罪、红罪
      • 第五章 夏天绕过冬、春到来了
      • 第七章 门开啦——门开啦——
    • 第十三卷 果实
      • 第一章 天象临暮时,柳县长回到双槐了
      • 第三章 柳县长,柳县长,我给你跪下行不行
      • 第五章 一老世界的人全都跪下了
      • 第七章 不同意受活退社的人请把右手举起来
    • 第十五卷 种子
      • 第一章 以后的事情呢,也就是以后的事情了
      • 第三章 絮言——花嫂坡、节日、受活歌
    • 寻求超越主义的现实(代后记)
  • 丁庄梦
    • 卷一
    • 卷二
      • 第一章
      • 第二章
      • 第三章
    • 卷三
      • 第一章
      • 第二章
      • 第三章
    • 卷四
      • 第一章
      • 第二章
      • 第三章
      • 第四章
    • 卷五
      • 第一章
      • 第二章
      • 第三章
      • 第四章
      • 第五章
    • 卷六
      • 第一章
    • 卷七
      • 第一章
      • 第二章
      • 第三章
      • 第四章
    • 卷八
    • 后记 写作的崩溃
  • 风雅颂
    • 卷一 风
      • 1.关雎
      • 2.汉广
      • 3.终风
      • 4.萚兮
    • 卷二 颂
      • 1.有瞽
      • 2.良耜
      • 3.噫嘻
      • 4.泮水
    • 卷三 雅
      • 1.出车
      • 2.都人士
      • 3.十月之交
      • 4.绵蛮
      • 5.白驹
    • 卷四 风雅颂
    • 卷五 风
      • 1.式微
      • 2.晨风
      • 3.蒹葭
      • 4.东门之枌
      • 5.匪风
    • 卷六 雅
      • 1.菁菁者莪
      • 2.斯干
      • 3.思齐
      • 4.白华
      • 5.小明
      • 6.南山有台
    • 卷七 颂
      • 1.噫嘻
      • 2.臣工
      • 3.駉
      • 4.有駜
    • 卷八 风雅颂
    • 卷九 雅
      • 1.大田
      • 2.车辖
      • 3.隰桑
      • 4.渐渐之石
      • 5.小弁
      • 6.桑柔
      • 7.白驹
      • 8.鸳鸯
    • 卷十 颂
      • 1.般
      • 2.天作
      • 3.时迈
      • 4.有瞽
    • 卷十一 风
      • 1.东山
      • 2.草虫
      • 3.甘棠
      • 4.芄兰
      • 5.葛藟
    • 卷十二 风雅之颂
    • 后记三章
  • 四书
    • 第一章 上边的孩子
      • 1.《天的孩子》P13-P16
      • 2.《天的孩子》P19-P23
      • 3.《天的孩子》P39-P43
      • 4.《天的孩子》P43-P48
    • 第二章 育新区
      • 1.《故道》P1-P2
      • 2.《故道》P7-P10
      • 3.《罪人录》P9(有删节)
      • 4.《故道》P17-P22
      • 5.《故道》P22-P32(有删节)
    • 第三章 红花飞
      • 1.《天的孩子》P59-P69
      • 2.《天的孩子》P91-P97
      • 3.《故道》P43-P51
      • 4.《天的孩子》P98-P103
      • 5.《天的孩子》P105-P111
    • 第四章 隐与现
      • 1.《罪人录》P53
      • 2.《罪人录》P64(有删节)
      • 3.《罪人录》P66(有删节)
      • 4.《罪人录》P70-P71
    • 第五章 自由去
      • 1.《故道》P69-P81(有删节)
      • 2.《罪人录》P129-P130(有删节)
      • 3.《天的孩子》P111-P115
      • 4.《故道》P100-P108,P133-P139
      • 5.《故道》P139-P145
    • 第六章 两面
      • 1.《罪人录》P140-P141(有删节)
    • 第七章 开拔
      • 1.《故道》P187-P197
      • 2.《故道》P198
      • 3.《天的孩子》P181-P183(有删节)
      • 4.《故道》P199-P120(有删节)
      • 5.《天的孩子》P200-P205(有删节)
      • 6.《天的孩子》P209-P214
    • 第八章 闹天闹地
      • 1.《故道》P300-P309
      • 2.《天的孩子》P261-P262(有删节)
      • 3.《天的孩子》P263-P269(有删节)
      • 4.《罪人录》P181-P183(有删节)
    • 第九章 怪坡
      • 1.《天的孩子》P270-P275
      • 2.《故道》P317-P329
      • 3.《天的孩子》P275-P281
    • 第十章 省府
      • 1.《天的孩子》P282-P300
    • 第十一章 火
      • 1.《天的孩子》P305-P311(有删节)
      • 2.《故道》P347-P347(有删节)
      • 3.《天的孩子》P312-P320
      • 4.《故道》P350-P359
    • 第十二章 种植
      • 1.《故道》P381-P386
      • 2.《故道》P386-P391
      • 3.《故道》P392-P400
      • 4.《故道》P401-P419
    • 第十三章 大饥荒(一)
      • 1.《天的孩子》P340-P350
      • 2.《天的孩子》P391-P396
      • 3.《天的孩子》P397-P406
    • 第十四章 大饥荒(二)
      • 1.《故道》P425-P431
      • 2.《故道》P431-P438
      • 3.《故道》P439-P457
      • 4.《故道》P457-P463
      • 5.《故道》P464-P475
      • 6.《故道》P476-P487
      • 7.《故道》P487-P493
    • 第十五章 光
      • 1.《天的孩子》P416-P419
      • 2.《天的孩子》P423-P427
      • 3.《天的孩子》P427-P433
      • 4.《天的孩子》P428-P435
    • 第十六章 书稿
      • 1.《新西绪弗神话》P13-P21
    • 后记 写作的叛徒
  • 炸裂志
    • 第一章 附篇
      • 一 主笔者说
      • 二 《炸裂志》编纂委员会名单
      • 三 编纂大事记
    • 第二章 舆地沿革(一)
      • 一 自然村
      • 二 社会村(1)
      • 三 社会村(2)
    • 第三章 变革元年
      • 一 万元事件记
      • 二 变革之碑记
      • 三 轰烈悲怆记
      • 四 新貌参观记
    • 第四章 人物篇
      • 一 孔明亮
      • 二 程菁
      • 三 胡大军
      • 四 孔东德和他的儿子们
      • 五 孔明耀
    • 第五章 政权(一)
      • 选举
    • 第六章 传统习俗
      • 一 哭坟
      • 二 喜帖
      • 三 听房
    • 第七章 政权(二)
      • 一 村改镇
      • 二 家政
      • 三 镇容
    • 第八章 综合经济
      • 一 工业工人
      • 二 农业农人
      • 三 特殊行业
    • 第九章 自然生态
      • 一 鸟雀
      • 二 杂树
      • 三 河流
      • 四 动物
      • 五 昆虫
    • 第十章 深层变革
      • 一 难途
      • 二 阵痛
    • 第十一章 较量
      • 一 较量
      • 二 胜利
    • 第十二章 防卫事宜
      • 一 英雄事
      • 二 英雄归
      • 三 英雄泪
    • 第十三章 后工业时代
      • 一 军武与女性
      • 二 后工业时代(1)
      • 三 后工业时代(2)
    • 第十四章 舆地沿革(二)
    • 第十五章 文化、文物与历史
      • 一 现实文化史
      • 二 文化变迁史
      • 三 心史记
    • 第十六章 新家族人物
      • 一 朱颖
      • 二 孔明亮
      • 三 孔明耀
      • 四 娘
    • 第十七章 舆地大沿革(一)
      • 一 超级大都市(1)
      • 二 大宏图
      • 三 超级大都市(2)
    • 第十八章 舆地大沿革(二)
      • 一 沿革前奏
      • 二 沿革中曲
      • 三 超级大都市(3)
    • 第十九章 主笔导言(尾声)
  • 日熄
    • 【前言】让我说叨吧
    • 【卷一】一更:野鸟飞进人的脑里了
      • 1. 17:00~18:00
      • 2. 18:00~18:30
      • 3. 18:31~19:30
    • 【卷二】二更·上:鸟在那儿乱飞着
      • 1. 21:00~21:20
      • 2. 21:20~21:40
      • 3. 21:40~21:50
    • 【卷三】二更·下:鸟在那儿筑窝了
      • 1. 21:50~22:00
      • 2. 22:01~22:22
    • 【卷四】三更:鸟在那儿生蛋了
      • 1. 23:00~23:41
      • 2. 23:42~0:00
      • 3. 0:01~0:15
    • 【卷五】四更·上:鸟在那儿孵蛋了
      • 1. 0:50~1:10
      • 2. 1:10~1:20
      • 3. 1:21~1:50
    • 【卷六】四更·下:一窝鸟儿孵出来
      • 1. 1:50~2:20
      • 2. 2:22~2:35
      • 3. 2:35~3:00
    • 【卷七】五更·上:小鸟大鸟乱飞着
      • 1. 3:01~3:10
      • 2. 3:11-3:31
      • 3. 3:32~4:05
    • 【卷八】五更·下:有死的也有活着的
      • 1. 4:06~4:26
      • 2. 4:30~4:50
      • 3. 4:51~5:10
      • 4. 5:10~5:15
    • 【卷九】更后:鸟都死在夜的脑里了
      • 1. 5:10~5:30
      • 2. 5:30~5:50
      • 3. 5:50~6:00
    • 【卷十】无更:还有一只鸟活着
      • 1. 6:00~6:00
      • 2. 6:00~6:00
      • 3. 6:00~6:00
    • 【卷十一】升腾:最后一只大鸟飞走了
      • 1. 6:00~6:00
      • 2. 6:00~6:00
      • 3. 6:00~6:00
      • 4. 9:01~9:30
    • 【尾声】还说啥儿呢
      • 1
      • 2
  • 速求共眠
    • 序 走向谢幕的写作
    • 一、闪念
      • 1
      • 2
    • 二、速求共眠(一)
    • 三、在レストラン餐厅
      • 1
      • 2
      • 3
    • 四、采访
      • 1.李撞
      • 2.洪文鑫
      • 3.李撞
      • 4.罗麦子
      • 5.李静
      • 6.李社
    • 五、卷宗
      • 1.关于李撞案中李撞的审讯笔录
      • 2.关于李撞案中李静的询问笔录
      • 3.关于李撞案的证明信、保证书和结案书
    • 六、速求共眠(二)
      • 1
      • 2
    • 七、一片空白如电影中长时间的黑幕般
      • 1
      • 2
      • 3
      • 4
      • 5
      • 6
  • 心经
    • 上卷
      • 前话
      • 01 雅慧
      • 02 老子
      • 03 雅慧
      • 04 菩萨
      • 05 玉慧
      • 06 主任、教授和牧师
      • 07 主任、牧师和阿訇
      • 08 无名氏
      • 09 无名氏
      • 10 顾明正
      • 11 雅慧、明正和玉慧
      • 12 雅慧
      • 13 顾明正
      • 14 田东青和阮枝素
      • 15 明正和主任
      • 16 雅慧
      • 17 雅慧、主任和明正
      • 18 雅慧、明正和玉慧
      • 19 雅慧和明正
      • 20 水粤师父
      • 21 田东青和王昌平
      • 22 信众们
      • 23 玉慧
      • 24 菩萨和老子
      • 25 主任、雅慧和明正
      • 26 雅慧和明正
    • 下卷
      • 前话一
      • 前话二
      • 前话三
      • 前话四
      • 前话五
      • 01 贡主任
      • 02 信众们
      • 03 田东青
      • 04 主任、雅慧和明正
      • 05 雅慧、房姐和主任
      • 06 水粤师父
      • 07 田东青
      • 08 王昌平
      • 09 雅慧、信众和主任
      • 10 阮枝素
      • 11 雅慧、明正和房姐
      • 12 无名氏
      • 13 雅慧和无名氏
      • 14 贡主任和雅慧
      • 15 信众和雅慧
      • 16 明正和雅慧
      • 17 无名氏
      • 18 菩萨和老子
      • 19 雅慧和明正
      • 20 领导、主任和信众们
      • 21 雅慧和田东青
      • 22 众神们
      • 23 雅慧和明正
    • 后记 信仰内外的相视书
  • 中国故事
    • 第一章
    • 第二章
    • 第三章
    • 第四章
  • 聊斋本纪
    • 壹 到人间
      • 一、康熙大帝
      • 二、耿生与青凤
      • 三、画皮
      • 四、画壁
    • 贰 热河梦
      • 五、孔生缘
      • 六、娇娜
      • 七、婴宁
      • 八、侠女
      • 九、地府一家人
    • 叁 康蒲故事
      • 十、康蒲故事
      • 十一、鸲鹆——康蒲故事之一
      • 十二、酒虫——康蒲故事之二
      • 十三、许某与王六郎——康蒲故事之三
      • 十四、田农庄——康蒲故事之九
      • 十五、妮鸦人家——康蒲故事之十六
      • 十六、四凤——康蒲故事之三十
      • 十七、耿十八——康蒲故事之三十七
      • 十八、边地妻妾——康蒲故事之四十
      • 十九、欢乐国——康蒲故事之四十八
      • 二十、济仁公公
    • 肆 书生路
      • 二十一、郭生
      • 二十二、三生
      • 二十三、王子安(上)
      • 二十四、王子安(下)
      • 二十五、贾奉雉
    • 伍 第三门
      • 二十六、行巡
      • 二十七、第三门
      • 二十八、青凤栈
      • 二十九、桑原
      • 三十、元荒
      • 三十一、府镇
      • 三十二、二湖岛
      • 三十三、镜湖
      • 三十四、走彩虹
      • 三十五、第二道
      • 三十六、补记
Powered by GitBook
On this page
  1. 日光流年
  2. 第四卷 奶与蜜

第四十章

摩西的岳父米甸祭司叶忒罗,听见神为摩西和神的百姓以色列所行的一切事……带着摩西的妻子和两个儿子来到的神的山……摩西迎接他的岳父,向他下拜,与妻儿亲嘴,彼此问安。

几天间,麦场东崖下的红土壁被挖成了一个窑洞,都把那礓土晒干粉碎,配点杂粮的面,竟也能烙成一块一块,直到司马森屙不出屎来,趴在地上,让娘用筷子去屁股上一剜一剜,才都明了那红土不能多吃,吃多了是一样要死人呢。司马笑笑就去守在那麦场的崖边,对每一位挖土的人说,不要挖了,吃土还不如吃树皮。又说想刨了也行,该让哪个孩娃吃,不让哪个孩娃吃,你自己心里有个数。那挖土的就在崖边站站,仍是挖了一盆走去。

仍是挡不了村人挖土。

几天后村东梁上扔了几个死娃,大的十五六,小的三五岁,都是吃土后拉不出来活活憋死了的。

司马笑笑回家取了镐头,把那往崖上去的路给断了。以后的半月,村里没人再去挖土,也就很少有人再走出门户。春天是在悄然之中走了来的,树芽发了,草也有了绿色。以为有了春绿,日子就可熬过,可又半月之后,村后梁上的一片荒草地里,又扔下了三四个死孩娃,最大的约摸五岁,小的不过半岁。司马笑笑的女人出门走动,想寻些野菜回来,在那草地见了,回来对司马笑笑说,也真是怪呢,死的都是聪明伶俐的孩娃,憨憨傻傻的,反而耐得饿些。说去看看吧,尸肉都被老鸦吃得净尽,骨头让野狗咬得白花花一片,岭上田里到处都是。

司马笑笑正在喝榆树皮汤,听了也就不再喝了。他丢下汤碗出门,惘然地站在村头,看见杜根从他面前走过,说你说是吧根弟,都听我村长的,那时候把傻痴残废都关在场房屋里,也许各家现在都还有一把粮哩。杜根说了一声是哟,在他面前站了一会,就往村里去了。杜根走了,他就到村子中央,拾起一块青石,把皂角树上的铁钟敲了几下,然后扔了石头,自己站在皂角树下。

已经半年不听钟声响了。青刺刺的钟鸣一从村子上空掠过,就有男人从家里走了出来。

“村长——是分那半袋油菜种子?”

“分命哩,看一家该有几条。”

“……”

“村前村后梁上扔了十几个死娃啦,都是聪明伶俐的娃儿,你想让好孩娃跟着死了,就都一起吃喝,一起饿死,然后你家就断子绝孙啦,三姓村就在这个世上没有了。你想让你家不断子绝孙,让村落一世一代传下去,你们就照我说的去做吧。”

男人们没有说照做,也没有说不照着去做,就有围着司马笑笑坐在皂角树下,零零乱乱一片。沉默下的一片汪洋,把他们深深地淹没进去。只都吸烟,吸的不是棉絮就是树叶,雾云罩海,每张脸都没了影儿。初春时节,空气本该潮润润含满绿气水色,可那当儿空气却有焦煳气息,像被火烤了一样。大家都把头勾在自己的裆间,看着脚下的一片地场。蓝百岁的堂弟蓝长寿看见地上有大蚂蚁爬来爬去,就捏起蚂蚁,先把蚂蚁屁股上的白酒喝了,又把蚂蚁放进嘴里嚼了。尔后站起来说:“其实蚂蚁也能当粮。”见没人接话,又说:“村长,你能让我媳妇离开家里半天就好了。”

有个男人接了话去:“我日他祖宗,这真是舍不了孩娃打不了狼哩,你说咋个样吧村长。”

跟着,男人们的脖子都叽哩咔啦转了过来,青青硬硬的目光树倒样砸在了司马笑笑的脸上,烟袋也都僵在手上或者唇上。空气变得稀薄起来。有一股热烈在男人们的脉管里轰隆流动,仿佛谁吸一口烟或划着一星火,男人们都会被焚烧起来。都说你说吧村长,你说咋样就咋样,就是把媳妇打死也行。司马笑笑就把他的烟袋从嘴上拉拽下来,在脚下磕了,说我把女人们都领到东梁掐菜,那儿有一片荒地,野菜肯定旺势,孩娃们都留在家里,西山梁那条野沟,又偏又远,你们把孩娃们引到那儿。

男人们不言不语。

司马笑笑说:“要想都不饿死,就都照我说的做去。”

说完这话,司马笑笑站了起来,对着村落唤:“东山梁上有一块野菜地,谁家有粮吃了也就算啦,不够吃的都跟着我到东梁荒地掐野菜去啦——”

他边唤边走,从村前叫到村后,这条胡同唤到那条胡同。在他那充满青菜味的叫声中,女人们蜂拥了出来,脸上都浮了一层青红,说村长,哪儿有菜?他说跟着我走就是。有女人带了聪明儿女也就算了,若带了痴傻或残废的孩娃,他说来回几十里,你带他们干啥?女人也就又把孩娃送回了家里。如此在村里走了一圈,女人们全都跟了出来,他就领着她们上了东梁。

这是半晌时分,太阳已经悬高。山脉上黄黄竭竭一片。庄稼本就稀薄,人又都没力气锄草施肥,麦地里的庄稼旱软荒乱,女人孩娃掐菜的脚印铺天盖地。司马笑笑走在最前,翻过一道山梁,又翻了一道山梁,日近中天时到了他一次寻牛到过的一条壑沟。那壑沟里果然和梁上不是一个颜色。从沟的深处,流下一股泉水,汩汩潺潺,青白的水声里仿佛有颜料能把耳朵染绿。溪水两边的深草没过膝盖,还不时有初生的幼蛾飞来飞去。女人们是许久没有见过这种颜色了,她们呀的惊叫一声,都如饿羊一样扑进溪水两边的草地,开始去草间翻寻花花菜、齿角芽、扁红芹和野梅棵,说村长,这怎就还有一沟好菜呢,不是又够孩娃们吃几天了嘛。司马笑笑就说,你们在这掐菜别急,篮满了晒在太阳里接着再掐,来一次不易,然后就转身回了。

回到村正是午时,村落里静如往日,连飞虫在村头的来往,都有声有响。正在这清寂当儿,忽然听到了孩娃的哭闹,红血淋淋地传了过来。抬头望了,便看见蓝长寿正背着他的麻腿孩儿走在胡同,嘴里不停不歇地重复着一句话说,爹让你享福去哩,又不是让你受罪。孩娃却在他的背上踢踢打打,一声一声地哭求着唤道,说爹呀,爹呀,我以后再也不说饥了,饿死我也不说饥了还不行吗?就到了司马笑笑面前,他们彼此站着,相隔有一丈远近,脸上都掠过了一阵冰寒的雪白,汗却水淋淋地挂了一层。

司马笑笑说:“你们都送去了?”

蓝长寿说:“送去半晌哩,估摸也该回了。我这孩娃死不听话。”

麻腿孩娃就哀求地望着司马笑笑。

“笑笑伯,我不想死哩,我才七岁呀。”

司马笑笑看了孩娃一眼。

“去吧孩娃,也算你对爹娘尽了一次孝心。”

蓝长寿便背着孩娃走了,身影云影般在日光下晃着,脚步声由近至远,寂寞地朝山梁上响去,终于枯落的树叶一样飘失丢了。

司马笑笑一直看着他们,当他们消失在山梁那边时候,他正欲转身回家,忽然又从山梁那边传来了蓝家孩娃声嘶力竭的一声冷白色的尖叫:“村长——你不得好死——你连三十五岁你都活不到哩。”

接着传来一声耳光,便都沉寂下来。

司马笑笑觉得心里血红一个冷凉,听到了心里有了一声巨响,仿佛一座山脉倒在了心里。有一股微腥微咸般黑的气味从他的胸膛里油然地升到了喉咙,他用力把那气味咽回到肚里,对着山梁那边的天空叫:“我有啥法儿?就是今儿天让我死了我也得这样,不这样一个村子就完了。”说到这,他开始往家走,几步后仿佛又想起了一件事,扭头对着山那边的天空唤:“我有三个孩娃呢,森、林、木哪一个不是我的亲孩娃?要不是对你们真心的好,我就让你们都在村里活受罪。”不管山梁那边的蓝家父子能不能听到,他把嗓子嘶得脉断筋连,让他那苦艾绳一样的叫唤,像风雨一样在村落和山梁那边飘荡着。之后就有几个人头从山梁那边黑点点地冒了出来,像被他的话牵出来一样,愈来愈大,愈来愈高,每个人的脸上都呈出土灰,如死了一场又活过来一般。司马笑笑看见,走在最前的居然是蓝姓的百岁。他看见了司马笑笑站在村口,想躲着走去,却是来不及了,彼此的目光,如水流样汇到了一块。于是,他就硬着头皮朝司马笑笑走来。

他果然有几分后悔地说:“分粮那天听了你的就好了。”

蓝百岁这样对司马笑笑说了一句,把头扭到一边,看着空荡荡的村落,脸上的土灰里又渗了一层絮绒绒的白。几个男人都立了下来,好像要等着村长安排下一步活人的事宜。司马笑笑就对几个男人说,都回家去吧,我也急着送那三个娃儿享福去哩,等媳妇们回了,哭死都不能给她们说孩娃们人在哪儿。

男人们就进了村去,木槌似的脚步,敲得村落踢当踢当,含带了铜音,像庙里的木鱼敲在村头村尾的寂静上。

女人们是黄昏时分回了村里。她们没有觉出村子里的异样,还相约明天后天再去那条沟里掐菜哩。可时过不久,不知从哪家最先传出了女人清冽冽的叫,“我的孩娃哩——我的孩娃在哪呀——”这叫声在落日中如牛皮鞭样抽抽打打,转眼间,就响成了一片,沟沟岭岭都成了女人紫一块青一块的唤。跟着,又有女人跑到了村街上,撕心裂肺地叫——“我的娃哪——我的娃哪——”便叫出了许多女人,都在村里到处疯疯跑找,跑了一遍,找了一遍,又都到皂角树下,搂搂抱抱地哭将起来,骂男人们狠心,哭孩娃们可怜,骂男人们不是人是猪是狗是该千刀万剐的畜生。

有男人被媳妇哭得恼了,去把媳妇踢了一脚,媳妇突然不再哭了,哈哈地狂笑起来,吓得女人们再也不敢看她。

她的男人就去找了司马笑笑,“村长,我媳妇疯了。”

司马笑笑说:“疯了就疯了吧。”

男人说:“我不会烧饭,越发养不了孩娃。”

司马笑笑就踏着落日,到那疯媳妇面前噼啪下几个耳光。那媳妇正在笑着,忽然愣了下来,不哭不闹了。

司马笑笑说:“回家把那两个好娃儿养好。”

女人就默默回家去了。

在街上哭唤的女人们,一看这种情景,也竟都不再哭了。只散散地坐在树下,让开始升至村头的月光在她们身上洗着,看着司马笑笑朝她们走来,没有一个对他恶言一句。司马笑笑说,不要哭啦,全村人本来短寿,没有人活过四十岁呢,要孩娃们全都活活饿死,这世上还有三姓村吗?女人们说没有孩娃了,我们哭哭还不行吗?司马笑笑说,天黑啦,你们哭死了,男人们能养好那留下的聪明孩娃?

就有几个女人不再哭了,说:“不哭啦,不哭啦,再哭自己也要死了哩。”

也就果真不再哭了。

死死默默坐着,直至夜半,直至天亮,直至日出。

太阳黄灿灿地又照在她们脸上,那些脸色一律地呈出了死灰。早起的麻雀就屙粪在她们头上肩上。开始生世飞行的山梁虫,从她们的脸上飞过像从木板上飞过一样儿。

到了烧饭时候,她们不回家烧饭。

男人们烧过了饭,给她们端来放在面前,她们不碰碗,就那么默不作声,互不言语,呆呆痴痴地坐着,不谈丢了孩娃的悲哀,更不动身去哪儿找找孩娃。甚至连距她们只有一箭之遥的麦场上的场房屋,也没有谁起身去那儿瞅上一眼,一片惘然地蹲在地上,抱着饿得昏睡欲死的小孩娃,仿佛她们一动身子,就又会母子分离一般,于是都死死坐着不动,沉默得岁长月远,漫无边际。死静从她们眼前川流不息地过去,她们就如死在了一条没有声息的河水里。

这样坐了一天。

又坐了一天。

第三天蓝百岁来了。

日正中天,太阳把她们晒得焉如秋草,一动就要倒下时,蓝百岁抱着一捆谷草,谷草里卷了他的三女儿七十走过来。从谷草里耷拉下来的七十的一只小手,像根老死的黄瓜,那手里还抓着一把黄了的马齿野菜。到了那一片女人面前,蓝百岁站在人群外边瞅了,看见自己媳妇坐在一棵树下,身子倚在树上,怀里拦着小闺女三九,眼睛盯着树冠远处的一根细枝,一眨不眨,像了一双无光的盲眼。他从女人中间插足走到树下,把那一捆谷草放在女人面前,解开谷草的绳子,露出了七十那张青紫的肿脸和鼓一样的肚子。

他说:“看看吧,七十也死啦。”

蓝百岁的女人梅梅把目光从树枝上收回,木呆呆地落在三女儿的脸上肚上,却把小女儿三九搂得筋断骨裂,疼得哇哇哭将起来,还依旧地用力把她往紧处搂着,而她落在三闺女身上的目光,却依然是死鱼眼的白色,干涩涩的没有一滴泪水。三闺女是在前天来这儿和女人们一道呆坐之后,饿了两天,今儿趁大姐、二姐领着四十出门寻草挖菜,自己在家动手煮了一锅晒了半干的野菜,又不知从哪弄来一把豆子和盐,煮进锅里和菜掺在一起,那野菜就无比香甜起来,于是吃胀了肚子,就胀死在了锅台边上。蓝百岁回到家里,连她的手都冷成了冰寒,这也就用谷草卷着来了。

他说:“村长说得对哩,聪明的还养不活,可怜那呆傻干啥。”

她不理他,过了好久,才想起拿手去摸三闺女的脸和身子。可当她的手指碰到三闺女身上的脸面时,手就僵在那脸上不再动了。

蓝百岁看了看都把目光移在他三闺女脸上的女人们,红了眼圈却死死闸住没让泪在女人们面前掉下来,他说都回家去吧,不用恨司马笑笑哩,将心比心,我要当了村长,不定也会这样。他弯下腰去,把女人的手从七十脸上拿开,说六个闺女剩四个了,你再这么天天呆在这儿,怕四个也难保哩。然后他就把谷草重又捆上,把三闺女的尸体像扛一捆干草样扛在肩上,从那一片女人的脚下走将去了。

女人的目光像推不动的石磨样咯咯吱吱地随他转动,看着他扛着那捆谷草往山梁上走过去,越走越远,就如一道魂儿飘进泥黄色的日光里,身后留下一线水煮菜的青味。就这个当儿,他的女人像冷丁儿醒了一样,把怀里的三九往地上一丢,朝她男人走去的方向跑去,到了胡同口上又猛地刹了脚步叫道:“她爹,你说啥儿,你是说七十也死了?”

蓝百岁转过身子,“你看你,不是看见了嘛。”

她又朝他那儿扑过去,“你卷的不是六十和五十?”

他唤:“喂,你们愣着干啥儿,你们拦住我家女人呀。”

就有几个灵醒女人们追上把她扯拉下来,让他抱着草卷的七十急脚走掉了。

他的女人梅梅便声嘶力竭地哭起来,说是我害死了老三呀,是我害死了老三呀。一边说着一边挣脱着抱住她的女人们,力气忽然大得惊人,四五个女人都拦抱不住,嘶鸣声震得日光摇晃,头顶的树枝摆摆动动。

这时候司马笑笑走来了,他扯着司马蓝,手里端了一碗汤水菜,来给他的女人送饭,见到这个情景把汤水菜递给司马蓝,把几个女人拨到了一边去,像树样栽在杜梅梅的面前不动了。

她看见司马笑笑,也忽然不挣不唤了,老老实实立住说:“七十也死了。我六个闺女剩下四个了。”

司马笑笑狠狠盯了她一眼,“你守在家七十她会胀死吗?”司马笑笑望了一眼村里的女人们,“都回家熬日子去吧,好孩娃你们能领着过去荒年就算你们功高了,还在这恋啥傻呆残疾呀。”

女人们相互看看,这三天死了的眼珠终于开始转动了。

司马笑笑说:“还想呆到你们各家都和蓝家样再死一个好孩娃?”

就有女人开始回家。

便都七零八落地回家去了,结束了整三天傻傻痴痴的坐。待女人们都走了剩下梅梅时,她依旧望着司马笑笑,说你家六个孩娃,剩下三个了,我家六个闺女剩下四个了。你家饿死了仨,我家也是饿死了仨你说剩下的还会活着吗?司马笑笑说九十闺女十六岁了,谁家能出五斤粮食你就把她嫁出去。嫁出去就九十、八十、四十和三九都能养活了。梅梅说这年月谁家还能有粮食?司马笑笑说我妹夫杜岩家兴许就有粮,他一个弟弟二十八了还没成家哩。

梅梅怔了怔,“那是憨傻哟。”

司马笑笑说:“管他憨傻不憨傻,给五斤粮食就是给了一条命。”

Previous第三十九章Next第四十一章

Last updated 2 years ag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