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三
消息像风一样立马就刮遍了瑶沟村。
是连科救了红玲!
村人们像唱歌谣般在嘴中念道:
不是连科,支书家一辈子就没有闺女啦!
从医院回家,我人刚到村口,就有人在胡同口扯着红嗓子唤:“他回来啦——连科叔从医院回来啦——!”不消说,唤的人是孩娃,可出来迎接我的是村中的大人们:爹、娘、队长三叔、八爷、六伯和各家的婶们、娘们、嫂子们。这是将吃午饭时候,有的人已经端起了饭碗,人们簇拥着问我,我是如何救了红玲。我说:“我听到了一声唤,跑下山一看是红玲摔下山崖,血哗哗啦啦流,我背起来就往医院跑,就这么救了红玲。”于是,村人们就感叹,这是老天要成全我和红玲;感叹支书若不把红玲嫁到瑶沟那就真是丧尽天良了……
队长三叔听了这话,立在我家门槛上,“都先别他妈吵吵,连科救红玲也不是为了娶红玲!”
村人们立时就不再言语,只跟着我和队长到我们院里站着、坐着。
在我家里,村人们堆积着,有聪明的嫂子或婶进灶房帮我娘去做饭了,还有的插不上手,就在院里抱着娃儿转悠。男人们都被爹迎进上房,抽着姐特意去买的两盒纸烟。他们和女人们一样,也并不谈我救了红玲的事。他们就那么随意坐着,海深山高地说天气、说庄稼、说人缘,说那些没啥意思的话题。他们这样被我救了红玲激动着,其实在焦躁地等待着一件事。
后来那件事果真发生了。
吃饭的时候,支书媳妇提着一兜苹果来了我家。村人们立马就雅静下来。支书媳妇到瑶沟哪家串门,这是几十年的第一次,自然人们慌不迭儿闪开了一条路,静得连喘息也差点儿屏息住,仿佛来的不是支书媳妇,而是县长啥儿的。
支书媳妇在夹道中走得很慢。她被瑶沟的这种仪式似乎弄呆了,来回扭头张望着,手里的一网兜苹果极重地在她的裤上晃动。照理,这当儿娘该出来接着她手里的东西,像迎接亲戚般迎接着,可娘却站在灶房门口的人群里,满脸浮着红色,木呆呆的不动。
倒是队长三叔先灵醒过来,他从上房出来,笑着迎过去。
“哟,嫂子,你来啦?”
三叔接过了支书媳妇的兜。
我从屋里出来,在门口轻轻慢慢地叫了一声:“婶,你屋里坐。”
支书媳妇一见我,怔一下,突然就抓住我的手,忍不住地哭起来,眼泪烫热烫热地滚到我手上,左左右右就说那么一句话:
“多亏了侄儿你……”
“多亏了侄儿你……”
“多亏了侄儿你……”
村人们的脸上都放着暗红的光亮,似乎他们到我家等的就是支书家来个人看我;等的就是让来人说句多亏了侄儿你!
我想骂一句没出息的村人们!
Last updated